上海市民办高校“强师工程”英语教师培训实施方案(2018学期)
上海市民办高校“强师工程”遵循以促进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全面提升民办高校整体实力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质量优良的培训项目。据此,我们制订了上海市民办高校“强师工程”大学英语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宗旨
长期以来,上海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积极认真努力工作,既抓课堂教学,又开展课外活动。他们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之外,也在科研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鉴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仍有待更新,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个人专业发展上仍需进一步提高。本项目拟通过比较全面的在职培训,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开阔视野、提高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有力促进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本项目培训将帮助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结合各自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实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大学英语教学,增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培训对象
约20位来自上海各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骨干教师。
三、培训目标
● 帮助参训学员提高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 帮助参训学员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 帮助参训学员掌握先进教育技术并提高教学技能
● 帮助参训学员观摩、研讨、参与并展示课堂教学
● 帮助参训学员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 帮助参训学员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 帮助参训学员提高科研能力
四、培训原则
1. 培训内容模块化
为实现上述培训目标,本培训项目设计了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训练”和“科研能力训练”三大板块。各模块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三大板块形成有机的整体,助推学员的专业发展。
2. 培训形式多样化
根据学员的特点,遵循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瞄准培训项目的具体目标,本培训课程将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1) 专题讲座:本项目组拟根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邀请在相关领域有丰富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做专题讲座,授课者中包括国内知名学者和外籍专家。
2) 教学案例分析:结合讲座相关内容,观摩全国获奖的大学英语课程录像和现场观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然后组织学员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3) 课堂教学工作坊:通过小组讨论、说课、微课、慕课与混合式教学、集体点评和共同反思等形式让每位学员都能聆听、观摩和展示课堂教学。把学员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和小组合作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专家教学与指导和学员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备课、说课、磨课、课件制作、上课、评课等各个环节的磨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4) 教学问题研究:每位学员从课堂教学和讨论的问题中选择自己关注的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专题研究,研究成果可用论文或科研项目申报书呈现。
3. 培训过程互动化
培训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所有课程板块都重视并突出学员的参与互动,即注重教师和学员的交流互动、注重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新学员的教学理念,提升学员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总之,本项目着眼于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根据大多数参与学员的情况有所侧重地开展培训。
五、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通过专题讲座、集体讨论、分组专题研讨、课堂交流讨论、教学案例分析、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实践等形式帮助学员进一步了解当前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加强从事民办高校外语教学的信念;开阔视野,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掌握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通过专题讲座、分组专题研讨、课堂交流讨论、具体案例分析等形式进一步深入了解、探讨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丰富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教学过程中异域文化的导入能力。
科研能力训练:通过专题讲座与互动讨论、具体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
六、教学安排
1. 时间:2018年6月-2018年11月,上课时间定为星期五。共计学习时间为28个半天,每半天研习三个小时。
2. 地点: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外国语学院新大楼206室(桂林路100号)
3. 具体安排
序号 | 课程内容 | 单位时间(半天) |
1 | 开班典礼(含讲座)与结业典礼(含颁奖) | 2 |
2 | 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 | 5 |
3 |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17 |
4 | 科研能力训练 | 4 |
4. 培训执行
目的:开拓参训学员的视野,帮助他们增强外语教学的技能,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鼓励他们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不断攀登、更上一层楼。
实施:整个培训由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担,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邀请校内外知名教授开设 “专题讲座”,为学员提供教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各种活动使学员参与到培训的各个环节,突出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评估:建立严格的出勤考核制度;采纳学员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学员的学习情况将反馈到派遣学校的人事部门;优秀学员(若干名)在学习结束后,派遣至英语国家短期深造。
工作语言:英语或中文。
领导体制:该培训项目接受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领导,由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有一名学院领导负责,聘请一名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优秀中年教师担任班主任。
七、上课师资简介(外校专家以姓氏拼音为序)
李照国:本期培训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国家科技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中医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审定委员会委员。
常辉: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研究领域为语言习得与加工以及外语教学。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学生的英语习得与加工,外国学生和中国儿童的汉语习得与加工,英语教学。《当代外语研究》国际第二语言加工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联合执行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二语教育栏目特约主持人。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种科研项目近10项。在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几十篇。
董剑桥: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语应用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国内从事微课、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研究的著名专家,相关课程培训的主讲教授。
Kulich: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学者。
王海啸:南京大学教授、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英语教师协会副会长。
王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全国高校外语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教师专业发展与科研论文写作”主讲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
徐锦芬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ESP评测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TESOL Quarterly等国际知名期刊及《现代外语》等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外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课堂研究)、二语习得、自主学习、教师发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省部级以上重要课题20多项,在SSCI及CS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2017年入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出版专著4部,主编各类教材21部。
张红玲: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尤其是跨文化外语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
庄恩平:原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主任。我国知名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与研究专家。
邹为诚: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精品课程英语读写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语言学,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第二语言发展研究,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研究,第二语言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外语课程开发和教材设计研究等。
鲍贤清: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教育技术系副教授,教育技术专家,上海市新入职大学教师培训专家。
卜友红: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生会语音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Edwin:上海师范大学资深英籍口语外教,授课深受学生欢迎。
Fernando:上海师范大学资深外教,跨文化交际课程授课教师。
卢敏: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武成: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
胡俊杰: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
日 期 | 时间段 | 专 题 名 称 | 教师安排 | 地点 |
6月22日 (周五) | 上午8:30 -- 9:30 | 开学典礼/讲座 | 李照国/胡俊杰/忻根勇等 | 57号楼306室 |
上午9:30– 11:30 | 中华文化熏陶下的英语翻译 | 李照国 | 57号楼306室 | |
下午13:00 -- 16:30 | 跨文化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一带一路”与跨文化沟通—外语教学改革反思 | 庄恩平 | 57号楼306室 | |
6月29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外语课堂教学设计 | 徐锦芬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科研选题与设计 | 徐锦芬 | 57号楼306室 | |
7月6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如何实现大学英语视听说有效教学 | 徐锦芬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外语课堂研究:内容与方法 | 徐锦芬 | 57号楼306室 | |
9月7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读写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 | 邹为诚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互动假说及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邹为诚 | 57号楼306室 | |
9月14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展示与集体讨论1 | 邹为诚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课题申报实践指导 | 常辉 | 57号楼306室 | |
9月21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Exoticism of Eastern Culture -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 Fernando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微课设计工作坊(工作坊1) | 鲍贤清及4位教育技术研究生 | 57号楼306室 | |
9月28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外语慕课与混合式教学理念与运用现状 | 董剑桥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外语慕课设计工作坊(工作坊2) | 董剑桥 | 57号楼306室 | |
10月12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与英语教学/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 | 王海啸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交流工作坊(工作坊3) | 王海啸/胡俊杰/魏云巍/耿庆栋 | 57号楼306室 | |
10月19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口语教学展示与集体讨论2 | Edwin/顾斐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英语教师论文写作与发表(教学实践1:学员自愿上交自己待发表的教学论文) | 王雪梅 | 57号楼306室 | |
10月26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口语比赛经验分享 | 陈诚/孙洁琼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学员分组讨论翻转课堂教学展示(讨论3) | 胡俊杰主持 | 57号楼306室 | |
11月2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英语国家文化特征 | Kulich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Kulich | 57号楼306室 | |
11月9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英语戏剧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卢 敏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教学实践2(学员微课教学展示) | 卜友红等3位评委 | 57号楼306室 | |
11月16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学员教学实践3(翻转课堂教学展示) | 武成等3位评委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30 | 学员教学实践3(翻转课堂教学展示) | 武成等3位评委 | 57号楼306室 | |
11月30日(周五) | 上午8:30 -- 11:30 | 学员观课、评课论文讲评 | 胡俊杰 | 57号楼306室 |
下午13:00 -- 16:00 | 结业典礼 | 学院领导 | 57号楼306室 |
八、培训考核方法
1. 出勤(20%):本次培训考勤以半天为一个考勤单元。学员如缺席三次,则取消本次培训资格,其中,学员迟到三次记为一次缺勤。因病或因事缺勤两次、无故缺勤一次即丧失评优资格。缺勤一次扣5分。
2. 课堂互动(10%):要求学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班主任将配合教师对学员课堂表现情况做出记录和评价。以老班主任统计的总次数为基础,达到平均次数可以有70分,在此基础上多一次增10分,少一次减10分。但最高分不超100分,最低分不少于50分。
3. 实践考核(40%):学员微课视频制作与教学实践(15%),学员现场教学实践(25%)。所有教学实践都由学员和评委老师共同评价,学员对教学实践的评价以学校为单位,即每个学校只能有一个评价结果。评委老师的评价权重为50%。
4. 结业考核(30%):结业考核的形式为一篇观课、评课论文(用英语撰写,约3,000字)。
以上四部分考核分数都以百分制计算,然后按比例折算。


最新推荐新闻
- 深化绩效考核 引领教育创新——我校召开...
- 关于刘舒叶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公示
- 喜报 我校教师获第五届上海市高校青年...
- 2024年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梯...
- 2024年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拟入选人员...
- 关于开展2024年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工...
- 关于2024年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
- 关于开展2024年度“民匠计划”项目校内...
- 关于开展2024年度“民师计划”项目校内...
- 关于李庆华等同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公...
-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张瑾等同志岗...
- 关于郑梅青等同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公...
- 关于2024年申报校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
- 关于2024年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